18日至19日,长江三峡·两岸同源秋日诗歌行活动在
三峡人家举行,在参加完著名诗人洛夫《出三峡记》诗碑揭幕仪式后,数十位全国诗词名家就宜昌打造“中国诗歌之城”和诗词创作的有关问题纷纷发声,在这个冬季里在宜昌燃起一把诗歌之“火”。
吴思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著名评论家):
宜昌打造诗歌名片非常有意义
在谈到对宜昌的印象及对宜昌目前正在积极打造“诗歌之城”的建议时,吴思敬说,宜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诗歌之父屈原在这里诞生,李白杜甫等大诗人也在此地驻足并留下了诗歌名篇,同时,现当代也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巴蜀诗人,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宜昌市政府打造诗歌名片,包括此次洛夫的诗歌《出三峡记》长刻诗碑落户三峡人家的做法非常有意义,坚持下去一定可以
吸引更多诗人到三峡来,为三峡写诗,提升宜昌的知名度,推动宜昌文化、宜昌旅游发展。最后,吴思敬还透露,他的新书《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已经完成,最近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北塔(中国现代文学馆馆员 著名诗人):
宜昌要多举办诗词活动
北塔先生是中国当代翻译家,他与西川合译的《米沃什词典》一版再版,深受欢迎。翻译之外,北塔“余事做诗人”,一直醉心于诗歌创作,已出版了数部诗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宜昌是屈子故里,屈原是中国诗歌的不朽源头之一,中国古代无数大诗人,从屈原身上,汲取了巨大的灵感。宜昌要弘扬屈原文化,就必须着力打造好“中国诗歌之城”。他对三峡人家举办这次全国性的诗词盛会表示赞赏,认为应该把这样的诗词活动,作为一项传统,继续定期地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