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峡旅游热线:

0717-6696298

来宜昌游三峡看大坝赏人家游清江 三峡游客中心网上营业厅 长江三峡一日游 西陵峡最美三峡 人车同游看三峡-新高湖游轮欢迎

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景点(宜昌旅游景点)

宜昌旅游资讯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2014-11-16
[导读]唐代诗人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句中所说的昭君村,位于香溪河畔,主要展示昭君遣迹和保存完好的古汉民俗景观,展示昭君故里独特浓郁的地方文化及汉代宫廷仕女文化,是国家首批AAA级旅游区,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景点(宜昌旅游景点): 昭君村景区
唐代诗人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句中所说的昭君村,位于香溪河畔,面积2.7平方公里。主要展示昭君遣迹和保存完好的古汉民俗景观,展示昭君故里独特浓郁的地方文化及汉代宫廷仕女文化,是国家首批AAA级旅游区,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览区历史文化内涵浓厚。游览区的昭君纪念馆收藏陈列的汉唐文物均出于昭君村,其历史文化价值珍贵。昭君书院珍藏的各种版本的古典书籍,记载了几千年来文人墨客对昭君的评价和褒扬。博大精深的文史资料,使纪念馆已成为当今中国研究王昭君历史文化的中心。馆藏的名人字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为同类馆所之最。特别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名和村名更是增添了浏览区的文化底蕴。昭君别乡几千年,但村中仍保留着西汉时代的生活习俗和劳作方式,婚、葬、嫁、娶原始古朴,被专家学者誉为“绝无仅有”的汉代历史文化景观。
游览区绿竹滴翠,册水奇峻。背倚纱帽山,面临香溪河。王字崖云雾缭绕;香溪河婀娜飘逸;娘娘泉清澈芬芳;梳妆台花荫满地;昭君像亭亭玉立;抚琴台琴韵悠扬。还有粉黛林、佳丽岛、浣纱处、彩石滩等20余处胜迹,如人间仙境,似世外桃园。特别是昭君村出美女这一千古之迷,已引起中外人文地理学家的极大兴趣,更使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留恋忘返。
宜昌旅游景点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
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景点(宜昌旅游景点)香溪河
发源于神农架的香溪河,是昭君故里兴山县的第一大水系,是孕育屈原和昭君的母亲河,因昭君常在溪边浣纱,使溪水至今飘香,故名香溪。这里千百处来,满河是诗、满河是画、满河是传说、满河是佳话,成就了它“一溪玉液香江海,百代明妃耀古今”的美名。我国第一部《茶经》列举天下名水二十种,将香溪水列为第十四品。前十三品均为细流滴泉,唯香溪为一江溪流,可见香溪的美妙了。随着三峡工程建设蓄水,香溪河将变成宽谷镜湖,香溪成了连接新三峡和神农架的一条便捷通道。

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景点(宜昌旅游景点)王昭君像
走进昭君村,映入游客眼帘的就是这尊王昭君的雕像。雕像高2.8米,采用北京房山优质汉白玉,由内蒙古著名雕塑家张恒精心设计雕刻,1986年11月从内蒙运抵昭君村。昭君像亭亭玉立,简不释手,凝目静思,端庄飘逸。是游客留影的好去处。
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景点(宜昌旅游景点)抚琴台
抚琴台是昭君当年抚琴的地方。昭君幼年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琴棋书画样样通晓。蔡邕(公元133年—192年)的《琴操》云:“王昭君十二、十三岁时,诗书满腹,妙解呤咏,精通音律,酷爱琵琶,并善反弹,荆门州人无人不知”。游客在此驻足,都市喧闹,滚滚的红尘均被重重青山隔绝,形成一个自己独特的天地。现在的抚琴台是兴山县人民政府1992年恢复的昭君遗址。
昭君史料陈列展室
昭君史料陈列展室位于原昭君纪念馆昭君汉白玉雕塑像后大堂内。门额上“千秋垂泽”四个大字由全国著名书法家王  欣题写。馆内陈列展览共分“香溪孕秀”、“昭君别乡”、“汉宫幽怨”、“请行和亲”、“塞外流芳”五个部门,翔实的史料,真实再现了昭君进宫、出塞前后的历史。
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景点(宜昌旅游景点)紫竹苑
紫竹苑1992年复建,紫竹苑三个字为郭沫若先生题写。王昭君聪明伶俐,心灵手巧,画得一手好画。她画花花香,画水水响,画得鸟儿会唱歌,画得翠竹滴雨露。史料记载:“昭君村又名绿竹村。箭竹参天,遮天蔽日,惟昭君宅内独生紫竹”,紫竹苑因此而得名。苑内曲径通幽,壁画碑刻甚多,皆为泳唱昭君之作,其间也有本地人怀念昭君之辞。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诗词也镌刻在碑廊之中。

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景点(宜昌旅游景点)昭君宅
据史书记载:昭君宅始建于西汉,因几千年的风雨剥蚀,屡毁屡建,但遣址尚存。目前的昭君宅,是1994年恢复新建的。
昭君宅,分前后一堂两院,后院左东高耸望楼。前院为昭君家人生活区,内设榨房、庖房、酒坊、粮仓、纺织、制茶等手工制作作坊,石碾、石碓等生产生活器具尽在其地。后院中堂左为昭君父母下榻,右为昭君兄嫂卧室,楼上是昭君空父的藏书楼。右下为昭君闺房、绣楼、膳房、昭君村出口文物展室,左下为昭君琴棋书画楼、宴乐厅、会客厅、院中设有戏台。后院中堂为昭君当年中选美女,传令使宣读诏书之地,故名“宣诏堂”。《兴山县志》载:上房住父母、长子,易使唤,好教谕,这也成为地方一俗,延袭至今。
昭君宅以单体建筑围成的院荣誉称号为单元,通过明确的轴线关系,串联成千变万化的建筑群落,让人慢慢地游历在复杂多变的楼台廊阁,给人一种空间进程的流动感,营造出整修建筑安定、踏实、协调、稳重的艺术效果,建筑坐北朝南,既体现了家长为中心的家族思想和步步高升的理念,也满足了以南为尊的风水学要求。

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景点(宜昌旅游景点)藏书楼
藏书楼为当年昭君父亲读书的地方。王穰十分爱惜书简,崇尚孔子的仁德,屈平的忠耿。书简置中堂楼上,免潮湿,防虫蛀。他饭后品茗,读史阅经;有时叫来村中的私塾王先生,共同咏诗作赋。昭君时常上楼向父亲请教,你女情深。
传说王昭君当年正在楼上作画,看见村中私塾王先生在庭院中吟诗:“莺啼绿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皱眉捻须,吟不下去,昭君在楼上接着王先生的诗句,高声吟道:“明日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绿啼莺。”王先生楼下听见,如醒醐灌顶,击掌叫绝。十分赞赏昭君姑娘的才华,据说回文诗由此而起。

梳妆台
梳妆台为昭君幼年时期登楼望月的地方,1979年修复。传说王昭君在此梳头理妆,弹琴歌唱,飞来各种鸟儿跟她做伴。“晓日朦胧揽镜妆,山余粉泽水流香。”“梳妆台”周围长江柏树,有石桌石凳,是游客小憩或漫步环视观景的好地方。

三熟地
三熟地紧挨梳妆台,这里也有一段小故事。传说昭君到了匈奴以后,把从兴山带去的荞麦播种到塞外的草原上,获得丰收。她又托人把匈奴的粟谷捎回兴山宝坪,人们把它种到地里不到三个月,粟谷就熟了。眼看季节还早,又连种一茬,结果又获收成。从此,宝坪每年能收一季小麦和两季粟谷。村人喜庆,在锣鼓歌中唱道:“宝坪真富足,一年有三熟,饮的香溪水,享的昭君福。”
这个地方实在是块风水宝地,它土质肥沃,冬无霜雪,夏无旱涝,如今种的锦橙、夏橙、雪橙,四季挂果,长年花香。还产一种胭脂柚,柚肉粉嫩,色如胭脂一般。传说是昭君吃柚时,朱唇所染而得名。

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景点(宜昌旅游景点)观景长廊
观景长廊1991年兴建,全长310米,整体结构为仿汉跌廊风格,廊柱、横梁、栏板装饰汉代图案,线条流畅、古朴典雅。漫步跌廊,真是“悠悠溪水若玉带,清风徐徐入怀来”。跌廊中段石壁上刻有《昭君出塞图》,再现了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画风典雅朴素,人物栩栩如生。“香溪水水流香,九十九变下长江,水从昭君门前过,流给昭君洗衣裳”。遥望横卧在香溪河上的琵琶桥,纤巧秀丽,一根根钢缆,就像昭君琵琶上的琴弦,拨响了民族团结的心声,融合了蒙汉人民的愿望。

绣鞋洞
相传昭君被选入宫时,别乡登龙凤舟顺香溪而下,行至下游一个叫黑龙潭的地方,水大浪怨。船前进不得,溅起的浪花打湿了昭君的金丝银线绣花鞋。昭君浸湿了的绣花鞋被昭君家人留作纪念。后来这双被精心保存的绣花鞋被送到山腰间的一个小洞内供奉起来,以表达乡亲们的思念之情。后因村中有一对年近40岁而无子嗣的夫妇曾在此洞旁祈祷求子,所投石子铛啷入洞,便有了身孕,顺利生下一对双胞胎,此事便一传十,十传百。绣鞋洞便成为人们投石占卦求福的去处,有求必应,十分灵验。因民间流传绣鞋又与“秀孩”谐音,保佑早生一个眉清目秀的孩子。年长日久,投石求子的人越来越多,昔日的洞便被石子填高只剩今日1米在的洞口。

昭君村古汉文化旅游区景点(宜昌旅游景点)昭君渡
昭君渡又名“桃花渡”。相传,每逢春季雨水来临,香溪河免不了要发桃花水,香溪河中就会出现桃花鱼,呈现各种各样的颜色。人们觉得它既象是花,又象是鱼,往往两个判断都不准确,使人茫然。看到它戏游于水的情景,反而怀疑它是陆地上花的影子在移动,连钓鱼的人也不敢对它下钩丝,这种花而且唯香溪河独有,桃花渡因此得名。由于昭君进宫时在此登上龙头凤尾官船启程,自此以后,人们即把桃花渡更名为昭君渡,让人们永远记住昭君临走登船的地方。1986年2月,十集电视连续剧《王昭君》即在此拍摄。昭君别乡,仅群众演员即300多人。
娘娘泉
娘娘泉相传为昭君当年汲水处。井泉发自山石之间,涌流喷吐而出,清凉香甜。寮《闻见后录》有“饮其水生美女”记载。这里青树横空,花荫满地;亭台楼榭,琴韵悦耳。
昭君浣纱处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兴山以香溪而闻名,香溪又因王昭君而百世流芳。相传昭君少年时代,常与村姑结伴到河边洗帕浣纱,,正如清代著名诗人陶澎咏唱的那样:
薄雨匀山黛,村容上晓妆。
昭君浣纱处,溪水至今香。
王字崖
昭君村北后纱帽山中间,悬崖削壁,气势巍峨;崖壁上有个三横一竖的大“王”字。这字不是人写上去的,是大自然的杰作,村里人叫它“王字崖”。
传说琵琶桥面对座蟒蛇山,蟒蛇眼见宝坪地方好,日照充足,想过河安身。蟒蛇过河会阻断香溪,弄得洪水泛滥,百姓遭殃。人们急得要命也想不出个好办法,只好到土地庙里烧香磕头,请土地公公帮忙。土地公公也不枉人们供奉,现身作法,一夜之间,将宝坪这边变成一座雄黄山,把蟒蛇吓退。想不到,蟒蛇过河心切,不要命地往过冲,眼看抵挡不住,人神皆急。牛夜时分,忽听纱帽山上连响四个炸雷,震得山摇地动。第二天人们爬起来一看,半山上出现一个“王”字;再往河下看时,只见蟒蛇低头丧脑,渐渐地缩回对岸去了。大家忽然说到昨夜做梦,似乎都梦到王昭君回到宝坪,一时议论纷纷,说是王昭君怕蟒蛇过河害人,在塞外显的灵。“王”的四划由四个炸雷劈出,王即“白虎”,乃兽中之王。王昭君请来白虎星,把蟒蛇制服,“王子崖”从此出了名。
石刻罗汉
在紫竹苑西厢廓道内,陈列着17尊石刻罗汉。这些罗汉以前是供奉在昭君庙里,为何现在只有17尊了呢?史载明朝时,昭君庙一度晨钟暮鼓,香火旺盛,对面山上向氏家族心生忌妒。正遇有几年闹饥荒,对面山上一位姓向的财主不存好心,夜晚到昭君庙内,将罗汉嘴中抹上苞谷小麦调和面。第二天对王宗族说,此地连年饥荒,皆为罗汉偷吃所致,不信你们到庙里去看,罗汉嘴上还残留着调和面痕迹。忠厚淳朴的王氏宗族信以为真,一气之下几铁锤将大罗汉砸得粉碎,并抡锤乱舞,砸掉了大罗汉左右两尊罗汉的头、臂,向财主一边窃喜。此时,掌老闻讯赶来,责令住手,并反复解释年荒乃是天灾,石罗汉怎会偷吃,偷吃了哪几家的,谁人见到了,刹时百姓们这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所以18罗汉少了一尊大罗汉。
虎座鸟架鼓
虎座鸟架鼓是巴楚文化代表性的器物。它造型美观,富于想象,对称严谨。两只引颈高唱的凤鸟立于两只卧虎之上,蒙皮木鼓悬于两凤之间,如日中天。
楚人崇凤,以凤为图腾,在祭祀礼仪和追缅先辈贤哲时,认为以凤为导引,可引领魂灵扶摇九宵。巴人崇虎为图腾,以虎之雄威,代表山地民族的粗犷骁勇,联凤虎为一体,象征巴楚民族的团结和亲近。
西汉时期,兴山秭归统属一县,一条古老的香溪孕育了屈原和昭君,当地人们以此引为骄傲。每年五月十五端午节和八月十五中秋节夜,乡里便老少咸集,击鼓赏月、吃粽子、月饼、划龙舟、对五句子歌,一闹就是几天。此民俗一直沿袭至今。
公元1964年,昭君村村民改田时,在昭君宅贵址首次发现南北朝石兽,并相继出土了唐汉十七尊罗汉;1994年恢复昭君宅,在此又出土了汉砖汉瓦、石香炉、石磨石碓、石碾、石水漕、柱础、青狮白象;还出土了西汉铜镜、王铢钱、陶鬲足等文物。先后出土的大量文物,与宋梅花集《吴船录》、《太平寰宇记》、《入蜀记》记载的昭君宅汉建,屡毁屡建完全吻合,为我们研究昭君有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
楠木井
楠木井—相传是王昭君与村民开凿汲水处,井中嵌有一根千年不朽的楠木,因此得名。
井水清甜可口,冬暖夏凉,且不枯竭。夏日炎炎,天热地旱,来到井边喝一口井水,令您五脏惬意,暑气即消;入冬季节,天寒地冻,井水热气蒸腾,移步井旁,深感暖心适体,春意融融。
用楠木井水做饭,饭格外香;烧汤,汤特别鲜;醇酒,酒分外醇;泡茶,茶香味美。两千多年来,就有“女士饮其水生美女,男士饮其水体魄壮”之传说,所以,凡来旅游的海内外游人,数以千计的年轻夫妇,均慕名不惜远道而来饮其井水,以求吉祥如意。有趣的是,每遇雷鸣大雨册洪爆发,井水总是清洌见底,井底的楠木坚硬如磐,火烧不燃,斧砍无印,遇井水而发郁香。更有趣的是,每逢初秋时节,雨后初晴,夕阳斜照,井水面即现出一道美丽的光环,真是妙不可言。
1992年省政府正式确定昭君村楠木井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琵琶桥
琵琶桥造型别致,酷似一把平放的琵琶。行人从桥上走过,立即会发出一种琴弦之音,伴着潺潺香溪流水,好象昭君姑娘拨动琵琶的旋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相传,昭君离乡登舟时,弹了一曲《离乡情》,弹罢将手中琵琶放至河滩,以谢乡邻送别之情。后人为纪念昭君,便依照琵琶模样,在河上搭起一座木桥。木桥年久损毁,现存琵琶桥为1979年动工修建;1981年7月竣工通车,桥长85米,净跨54米,车道宽3.5米,高16.5米。该桥设计新颖,桥身轻巧,造形美观,载重8吨。该桥为林少南到兴山检查工作时,同意解决部分资金修建的。
鲤鱼困沙洲及仙人撒网
香溪河里原无鲤鱼。相传昭君出塞后,第一次与呼韩邪单于还乡省亲,轻骑数匹,大路人马,带了不少礼物,其中带回的(礼鱼)即黄河大鲤鱼。有一条鱼十分鲜活,昭君把这系鱼投到放生池里,这条鱼长得特快,半年时间,鱼在放生池里就调不过头来。昭君捎信请父老乡亲们把这条鱼放到香溪河里。放入香溪河后,鲤鱼长得更快,经常搁滩。一传十,十伟百,方圆数十里都知道香溪河中有条大鲤鱼,一天晚上,天特别黑,从外地来了一伙人想偷傅这条大鲤鱼,刚要张网,刹时雷鸣电闪,狂风大作,册摇地动,像要发生大地震似的。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人们赶到梳妆台上一看,河滩已面目全非,变成了一条大鲤鱼的模样,鱼网撒开,不见纲绳,凝成一座塔形山岗,变成现在这个模样。从此人们把这个河沙坝,取名为“鲤鱼困沙洲”,将上面的山岗取名为“仙人撒网”,说是天上的神仙也尚有将这条大鲤鱼抢走。
离乡滩
白沙河与称土河汇合处,两条河流将这里冲淤成一个沙嘴滩,最早的名字叫“想滩”。传说王昭君得到进宫的消息后,天天来到沙滩上寻思、徘徊,她想自己作为一名村女,被皇上选美选中,即将远赴京城,情形就同这里流水,匆匆而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就这么不停地想啊、叹啊(有人又说这里原名“想叹”)。
兴山流行一种风俗:村姑出嫁前半年,要赶做一批针线。昭君便找来锦缎和五色丝线,跟村姑们一起飞针走线,把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和家乡的情,都一起绣到锦缎上。昭君心想,今后我无论走到哪里,这锦缎就随身带到哪里,一旦相信家乡,就打开锦缎来看。
接昭君进宫的雕花龙凤船在沙嘴滩拢了岩,众乡亲摆着长长的送亲队伍,依依不舍护送昭君姑娘上船。说来有些神气,艄公正欲解缆催橹,忽然起风,两岸桃花随风飘荡,顺水而至,将雕花龙凤船团团围住,行进不得。正是:村是女儿留不住,舟前桃花欲有情。昭君见此情景,禁不住悲情伤怀,泪滴香腮。她的泪珠掉进河里,如花儿一样绽开,渐渐地变成了一只只桃花鱼。鱼儿随水漂流,一直护送着昭君走到香溪口。花船入江远去,桃花鱼永远留在香溪口了。
王昭君离开家乡,到京城日后和北番,再也尚有回来过了。人们站在沙嘴滩,遥望远方,思念昭君,年年盼,年年空。河水似乎也动了感情,兴起波浪,日夜喧啸,如泣如诉,象一位历史老人,在诉说一部动人的故事。
后来,人们便把以往的“离乡滩”渐渐演变成今天的“响滩”。
昭君大桥
昭君大桥位于昭君村白岩的昭君村牌坊前。是一座跨香溪河、古夫河,连接昭君、响滩、陈家湾三个村,沟通国道、省道、县内旅游专线公路的大桥。桥总长981.13米,宽12米,高30米,中间行车道9米。桥两头各立汉白玉石鼓一对,桥栏杆间栏板嵌汉白玉645块。栏板以昭君进宫前的生活故事为内容,图案各不相同,人物富于变化,工艺精湛,为昭君一景。该桥耗资1580万,1999年10月动工,2002年10月建成通车。

相关产品:一日游
标签:昭君村 文化旅游区 宜昌旅游景点 介绍 打印

其他宜昌旅游资讯文章

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