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峡旅游热线:

0717-6696298

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 > 景点详情

旅游线路分类

游湖北 宜昌旅游 游宜昌畅销线路 两坝一峡 半日游 一日游 二日游 三日游 宜昌游客中心直通车 宜昌东站出发旅游线路 游三峡(游轮航线) 宜昌乘船到奉节游三峡 宜昌乘船到万州游三峡 宜昌乘船到重庆游三峡 奉节上船到宜昌游三峡 万州上船到宜昌游三峡 重庆上船到宜昌游三峡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游轮 三峡旅游(游轮系列) 宜昌重庆三峡豪华游轮 宜昌奉节三峡精华游轮 万茅线经典三峡游轮 星际游轮游长江三峡 黄金游轮游长江三峡 总统游轮游长江三峡 世纪游轮游长江三峡 神女游轮游长江三峡 美维游轮游长江三峡 长航游轮游长江三峡 新高湖宜昌奉节三峡游 孚泰银河游船游三峡 长江观光游船游三峡 楚天游轮游长江三峡 高峡平湖观三峡游轮 重庆出港三峡豪华游轮 宜昌出港三峡豪华游轮 宜昌--奉节普通游船 宜昌--重庆普通游船 皇家乾隆三国游三峡 长江探索游轮游三峡 周边游 神农架 恩施 武当山 荆门 襄阳 荆州 武 汉 随州 宜昌三峡旅游景点 三峡大坝 三峡人家 清江画廊 三峡大瀑布 云栖谷滑雪场 昭君国际滑雪场 三峡车溪 江山如诗游轮 三峡九凤谷 屈原故里 三峡云顶大老岭 宜昌夜游 武陵峡温泉峡谷 三峡竹海 武陵峡洞穴滑雪场 屈原故里国际滑雪场 五峰国际滑雪场 清江方山 百里荒滑雪观光 五峰柴埠溪 世外桃源 五峰后河天门峡 月亮花谷 卓尔旅游区木桥溪 三峡猴溪 中武当长阳天柱山 宜昌漂流线路 三峡芝兰谷 葛洲坝 三峡龙宫 枝江问安同心花海 三游洞 南津关大峡谷 快乐谷 中亚楠木林 金狮洞 远安横鼎漂流 情人泉 九畹溪漂流观光 鸣翠谷 青龙峡漂流 链子崖 朝天吼漂流 香景源 长阳盐池温泉 龙池山 三峡升船机 西塞国 龙潭河太清洞 金家湾 三峡湿地杨守敬书院 鸣凤山 三峡通天门 宜都宋城三峡千古情 长江三号游轮游三峡 长江二号游轮游三峡 长江一号游轮游三峡 皇家盛世号游轮游三峡 长江观光3号5号游轮 总统七号游轮游三峡 总统一号游轮游三峡 长江发现号游轮游三峡 星际阿波罗号游三峡 长江印象游轮游三峡 长江传说号游轮游三峡 星际水晶游轮游三峡 星际雅典娜游轮游三峡 星际领航游轮游游三峡 黄金一号游轮游三峡 华夏神女游船 长江黄金游船 美维游船 世纪游船 长航游船 总统游船 天龙湾 三峡水乡彭家湾漂流 三峡奇潭 高峡平湖游轮 船进神农架 小三峡 白帝城 神农溪 三峡五号 神农架 大九湖 恩施大峡谷 恩施土司城 恩施腾龙洞 恩施石门河 绿葱坡滑雪 长江万里行 陆上三峡 国内游 京津 重庆三峡 四川 福建 湖南 海南 广西 云南 广东 陕西 西藏 贵州 山东 江西 山西 内蒙 安徽 浙江 华东 新疆 青甘宁 主题旅游 三峡游轮季节性产品 自由自驾 春节旅游 漂流 温泉 滑雪 赏花游 节日游 夏令营亲子游 宜昌时令旅游 拓展 夕阳红 包团游 宜昌定制旅游
客服电话 0717-6696298
三峡游客中心24小时微信客服

中山陵园风景区

中山陵园风景区 中山陵园风景区 中山陵园风景区 中山陵园风景区 中山陵园风景区
  • 1
  • 2
  • 3
  • 4
  • 5
开放时间: 6:30-18:30

门票信息: 免费

景点地址:南京中山门外石象路7号

中山陵园风景区简介:

中山陵是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东邻灵谷寺、西毗明孝陵。孙中山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後,中国国民党遵照他的遗愿,在南京为他修建陵墓。中山陵1926年1月开始兴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筑,当年6月1日孙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中山陵由吕彦直设计,整体平面呈警钟形,与孙中山“唤起民众”的政治遗嘱相契合。陵墓设计充分利用地势,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筑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缓坡上。中山陵吸取中国古代陵墓的对称布局,利用墓道和台阶将主要建筑连为轴线,并布置大片绿地,将陵墓建筑群联接成与背景山势相称的宏大整体。陵墓主体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的大屋顶造型,应用西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以肃穆的蓝白色调和严谨的建筑构型表现出沉静恢弘的气度,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融合中西的经典作品。中山陵1961年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因膽囊癌逝世。逝世前一天,孙中山提出效仿列宁保留遗体,并要求葬于南京。据报道,他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据说早在1912年3月,孙中山在紫金山打猎时就曾对胡汉民说:“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遵照孙中山的遗愿,遗体在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后,暂厝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待陵寝建成后再安葬南京。1925年4月4日,当时在北京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成立了葬事筹备处和委员会,委员会以张静江、汪精卫、林森、于右任、宋子文、戴季陶、杨庶堪、邵力子、孔祥熙、叶楚伧、林焕廷、陈去病等12人为委员,确定葬事筹备工作的顺序为:确定墓址、测量墓地、交涉圈地、征求陵墓图案、决定陵墓图案、招标包工、兴工。


选定墓址


1925年4月,宋庆龄(左六)等人在紫金山考察墓址

紫金山位于南京城以东,东西长约7公里,居中的主峰北高峰海拔448.2米,东峰小茅山海拔360米,西峰天堡山海拔250米,北高峰与天堡山之间是海拔425米的二峰头陀岭,地势险峻,北高峰与小茅山之间是海拔351米的中茅山,地势较为平缓。为在紫金山上寻找合适的墓址,1925年4月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孙中山之子孙科及多位葬事筹备委员先后三次登上紫金山实地勘察。4月10日,宋庆龄与孙科趁夜赶到南京,11日上午前往紫金山初步勘查后返回上海。20日下午,宋庆龄与孙科从上海再赴南京勘察墓址,同行的还有何香凝、杨杏佛、邵元冲、林焕廷、马超俊等12人。孙科、宋庆龄等提出,墓址要高过明孝陵,并且“不可使人在更高处建墓”。他们在21日和22日两上紫金山,经过考察后认为紫金山中部的中茅山最为合适,宋庆龄还表示陵墓应建于南面的缓坡,不宜选在山顶。


4月23日晚,葬事筹备委员会在上海孙中山故居召开会议。会议汇报了实地考察的情况,并转达了宋庆龄的意见,最终确定墓址选在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会议还决定将紫金山一带数万亩土地全部圈入陵园,由主任干事杨杏佛前往南京接洽圈地、实地测量和照相等事宜。杨杏佛随后赴南京拍摄了中茅山南坡的照片,并请江苏陆军测量局协助测量墓地。但圈地一事当时并不顺利,经过与占据南京的军阀势力反复交涉,陵园面积只定为2000亩,远低于委员会的计划。直到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陵园才顺利扩大到45870亩。


管理机构

1929年6月,孙中山入葬中山陵,葬事筹备委员会随即宣布解散。月底,国民政府组织成立直属的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下设陵园设计委员会、总务处和警卫处,负责管理守护陵园,继续完成陵墓工程,以及进行陵园内的工程和农林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谒陵规则》规定,祭堂每日开放,墓室则仅在每年的1月1日、3月20日、5月5日、6月1日、10月10日和11月12日对外开放。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日军攻占上海后继续向南京进攻,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抗战结束后,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迁回南京,1946年总理陵园改称国父陵园。


1949年5月,陵园管理委员会由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8月改称中山陵园管理处,此后相继由中央政务院内务部、华东局、南京市园林处、南京市城建局等管辖。1996年改称中山陵园管理局,直属于南京市人民政府。1993年,中山陵园管理处开始对中山陵游客收取门票。2010年11月12日,中山陵寝部分重新免费开放,此后一年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

景点数据来自 中山陵园风景区

消息

返回顶部